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高峰論壇是「一帶一路」框架下最高規格的國際合作平台。這次會議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際活動。
4月19日起,每晚7點至8點,為您帶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專題直播“一帶一路高端探訪”,今日啟動第四期議題:對話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前駐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大使吳思科。
根據中國之聲《新聞報》報道,作為連結世界各大文明古國的重要紐帶,「絲綢之路」自古以來就成為中埃友誼的橋樑。 。埃及作為「陸上絲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會點,具有天然的戰略重要性,是最早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
中國前駐埃及大使吳思科認為,中埃不僅有歷史淵源,情感上交織在一起。埃及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天然合作夥伴。吳思科表示:「從地緣角度看,『一帶一路』將其視為亞洲西部陸海交匯處,是天然的合作夥伴,是很好的合作夥伴。此外,在當今時代,「一帶一路」倡議也非常適合埃及的發展階段,這些年埃及、非洲很多國家都在探索這一點。
“志向不在於遠山近海。”吳思科表示,中埃友好交往歷史悠久。雙方應依兩國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雙邊合作。吳思科表示:「中埃關係一直很好,合作基礎也很牢固,因為埃及作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也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阿拉伯國家。1999 年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我們面臨的新的共同任務。
2015年,埃及政府提出《蘇伊士運河走廊發展計畫》,計畫沿著蘇伊士運河建造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包括道路、機場、港口等基礎建設。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配合埃及“蘇伊士運河走廊發展規劃”,持續發展中埃經貿合作區,鼓勵和支持有意願的中國企業到該地區投資或埃及其他地區。對此,吳思科表示:「園區建設是『一帶一路』建設中非常重要的平台,現在境外已建成82個經濟園區,蘇伊士運河灣園區具有示範作用所以'一帶一路'我們經常講一點,就像這個園區是一個點,一個點和一個點連接在一起,這在中國聯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有大、高。是他們現在所追求的,也是'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要求)提高合作品質的。
為了因應埃及旅遊業的發展,埃及政府於今年1月啟用了獅身人面像國際機場。機場距離吉薩金字塔約12公里。透過新機場的啟用,埃及政府也對未來有了越來越多的期待。中國遊客訪問埃及。對此,吳思科表示,埃及這個尼羅河上的黃金之國,不僅以其自身魅力吸引中國遊客,也將中國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吳思科說:「中埃之間的交流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面向。從中國到埃及的遊客較多,去年就達到了50萬人次。埃及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遺跡,古代文明留下的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