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一帶一路」倡議協助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專訪埃及前總理謝里夫新華社開羅4月14日電 高端訪談:「一帶一路」倡議幫助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專訪埃及前總理埃薩姆·謝里夫
埃及前總理謝里夫在開羅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制定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一帶一路」合作深入發展,有助於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2015年9月,聯合國193個會員國通過了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圍繞著無貧窮、零飢餓、健康福祉等17個永續發展目標,旨在消除貧窮、消除飢餓、促進男性發展。 。平等、應對氣候變遷、加強全球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謝洛夫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涉及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金融金融、民心相通等廣泛領域。這些領域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所涵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高度契合,強調為人類創造更美好、更永續的未來,這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最重要的主題。
他也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對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只花了40年時間,就把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透過「一帶一路」合作,開發中國家不僅可以學習中國的發展經驗,也能獲得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強力支持。
他認為,聯合國尚未提出相應的國家間合作機制來實現永續發展目標,而「一帶一路」倡議是實現這些目標最務實的途徑之一。
2018年12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諮詢委員會是一個非營利、國際性的政策諮詢機構,旨在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該委員會由前國家政要、前國際組織負責人、工商界領袖以及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組成。謝里夫是委員會成員之一。
「諮詢委員會包括來自許多歐洲國家的代表。這是一個正面訊號,顯示歐洲已經開始認識到「一帶一路」的重要性。
他也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對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只花了40年時間,就把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透過「一帶一路」合作,開發中國家不僅可以學習中國的發展經驗,也能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獲得強力支持。